120.9.115.* 2015-11-05 10:16:08 |
核心提示:自閉癥兒童一般都伴有發脾氣、攻擊和自傷行為、怪異的詞語及自我刺激的行為,家長朋友們在遇到自閉癥兒童這些問題行為時,都表現的一籌莫展,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有些家長甚至不重視這些行為,認為是孩子的"正常"表現。
   專家提醒:自閉癥兒童出現行為問題 不能小覷
   圣聰語訓特教提醒廣大家長:對于自閉癥孩子的某些特殊行為越早干預越好。對于孩子的問題行為如果自己不能確定的,應及時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專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延誤孩子的**治療時機。
   發現孩子有行為問題,要適當地進行早期干預
   一旦孩子確定有行為問題后,要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早期干預,同時,家長在進行干預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準行為問題后在進行干預
   家長或老師在與自閉癥兒童相處的過程中,發現還想著有行為問題時,要及早采取干預措施,但是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自閉癥孩子,覺得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有問題。比如,孩子喜歡看《巧虎》這部動畫片,每次看都是很長時間,家長就會想方設法不讓孩子看《巧虎》。其實換個角度想問題,這也許只是孩子的一個興趣而已。孩子有自己的興趣這是好事,家長何不好好利用孩子對《巧虎》的喜歡,在家中多設置與《巧虎》相關的情景,做與自閉癥康復相關的訓練,這樣自閉癥孩子也好融入。
   2.給自閉癥孩子選擇適合的康復方法
   在自閉癥患兒康復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各種療法的**配合。除了自然訓練法、文化與游戲介入訓練等,可輔以物理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多感官治療等療育方法,除此之外,還要注重蒙氏教育、飲食干預、結構化訓練、聽覺一體化訓練等。根據自閉癥兒童本身實際情況指定的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康復教育計劃,才是對這個孩子最行之**的干預方式。這就是所說的"法無定法",各種方法要靈活運用,適合孩子的方法才是**的方法。
   3.注重自閉癥兒童各項技能的泛化
   在干預自閉癥兒童行為問題的時候,不要忘了讓孩子學習各項技能并注意泛化,為自閉癥兒童最終融入社會做好輔助工作。
   自閉癥兒童與社會的融合,包括在康復教育機構中與老師或同學(伙伴)之間的交流、學習購物的能力、請求幫助的能力、安全過馬路的能力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后,孩子的各項技能會有相應的提高,家長要記得及時針對自閉癥兒童的各項能力進行泛化,強化孩子在生活中運用各項技能的能力,并不斷的復習。為孩子早日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溫馨提示:家長要注意,不要"偷懶",認為孩子已經學會了,就不用再訓練了。如果孩子學到的某些技能得不到充分的運用,慢慢的,孩子就會淡忘,等于沒學。更多文章來源:http://www.hdsctjx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