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加大鼓勵政策將極大的增加民眾選擇新能源低速電動車
從低速電動車的銷售量上可以看到,其實很多國人已經開始接受新能源電動車,所以只要國家政策能夠更好的傾斜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上來,民眾大量選購正規車企生產的新能源電動車的大幕必然能夠開啟。
統計發現,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只有0.82萬輛,其中電動車銷售0.56萬輛,混動車銷售0.26萬輛;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為1.28萬輛,其中電動車的銷售量為1.14萬輛,混動車的銷售量銳減至0.14萬輛;至201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也只有1.76萬輛,其中電動車的銷售量為1.46萬輛,混動車的銷售量為0.3萬輛。中國要想完成預定的2015年銷售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幾乎不可能。
而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的美國,2013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為9.6萬輛,其中僅特斯拉的電動車2013年就銷售了1.87萬輛,比中國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還要多。其實中國與美國幾乎是同時開始起步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汽車產銷國,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為何卻越來越滯后呢?
我們對比中美兩國政府對待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鼓勵政策可以發現,美國是實施全國統一的購新能源車的減稅政策,而中國搞的是“摸石頭過河”弄出幾個城市來作為所謂的“試點”,然后在小范圍內實施新能源補貼鼓勵政策。這樣一來,美國激發的是全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中國則恰恰相反。當美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美國政府又協調相關部門在電動車充電樁、基礎充電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中國則因為搞的是幾個城市的所謂試點工作,所以難以在全國推動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充電設備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
雖然現在國內第二輪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已經實施,更多的城市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城市的名單中去,但是這顯然還不夠。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步伐還應再大一些,只要采用諸如美國那樣全國式的鼓勵政策,才能調動全民對新能源低速電動車的購買熱情,也只有全國一盤棋,充電樁的建設才能加快,地方保護的種種弊端才能徹底**。
以上文字來源于麗馳科技網站:http://www.lichi-cn.com/news_detail/newsId=76.html
資訊來源:
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