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44.75.* 2017-01-03 09:22:37 |
  導讀:深入開展市級專家培養選拔,深化實施重慶“百人計劃”“特支計劃”“兩江學者”等人才項目,構建結構合理、梯級遞進的專家培養選拔體系。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建設西部地區人才高地。
  **節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著力培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對接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兩院”院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等**專家培養、選拔和推薦力度,培育壯大***專家隊伍。深入開展市級專家培養選拔,深化實施重慶“百人計劃”“特支計劃”“兩江學者”等人才項目,構建結構合理、梯級遞進的專家培養選拔體系。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人才發展”等人才計劃和“互聯網+人才聚集”等人才專項,培養聚集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人才。優化引才引智環境,大力吸引海內外高層次創新人才來渝創業就業,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引進世界**的高層次專家。鼓勵和引導外出人才回流,完善返鄉人才激勵政策。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培育一大批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二節 改善人才發展環境
  改革人才發展體制,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引進、培養、評價和流動等機制,強化人才支持政策,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創新技術、技能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形式,探索人才期權股權激勵方式。完善人才法治保障,建立健全涵蓋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人才流動障礙,提高社會橫向和縱向流動性。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完善科學、公平、公正的人才評價體制。完善職業資格管理制度,優化社會化職業技能鑒定、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和院校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體系。大力表彰和廣泛宣傳**人才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奮發努力的良好氛圍。
  推進協調發展
  統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協調兼顧各方面利益關系,促進區域協調、城鄉一體、軍民融合、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第十章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按照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區域空間布局,統籌推進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各區域之間互聯互通和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
  **節 促進區域特色發展
  都市功能核心區著力加快現代服務業升級,努力集聚高端要素,聚焦發展金融服務、國際商務和高端商貿,推進舊城文化傳承保護與開發,集中展現歷史文化名城、美麗山水城市、智慧城市風貌,推動城市空間優化和功能完善,促進非核心功能有序向外疏解,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都市功能拓展區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統籌人口、產業、交通、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務,加快重點功能組團開發,有序拓展和優化城市空間。推動都市功能拓展區與都市功能核心區協同融合,打造高端要素集聚、輻射作用強大、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大都市中心區。
  城市發展新區著力推動“四化融合”發展,成為全市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和統籌城鄉發展的先行區,在促進全市區域協作中發揮紐帶作用,在推動改革創新中發揮開拓作用,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發揮示范作用。圍繞綜合化工、裝備制造、機器人、新型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著力培育壯大支柱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堅持城鎮發展與產業發展并重并舉,建設產城融合、綠色低碳、布局優化、集聚能力強的重要功能組團,成為重慶大都市區重要組成部分。
全文鏈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QR4Z952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