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8.220.* 2017-04-28 10:48:37 |
800多個橙色托盤的機器人,26萬方貨物的倉庫,僅有十幾個人把控。這些機器人不怕苦,不怕累,充電1.5小時,工作8.5小時,一個小時處理400種商品......你所看到的這些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而是真實的發生在申通的快遞倉庫。
動作嫻熟的“小黃人”在倉庫里有序的來回穿梭,煞是壯觀。它能夠準確的對長度不超過60cm,寬度不超過50cm,且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進行分揀運送。且自身集掃碼、稱重、分揀功能于一身,可根據機器人調度系統,進行**線路規劃。一秒掃碼,每秒3米的運行速度,每小時可分揀18000件包裹。
快遞業的痛點是配送的及時效率、分揀和其他的人為因素,而采用倉儲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及停車機器人,能夠**的規避這些因素。這800臺機器人,可節省58%以上的人力,效率提升了84%,是過去一個員工在倉庫里作業能力的三倍以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倉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倉儲物流行業雖具有一定的規模,但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較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從行業發展空間看,當前我國的倉儲物流流通率僅為19%,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維持在85%以上,與國外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阿里倉庫Geek+分揀機器人
去年雙十一期間上線的阿里Geek+分揀機器人,極大地緩解了物流和人員的壓力。
矮圓柱形的Geek+,頗像一個大號的掃地機器人。27cm的身高,可自由靈活的在倉庫中穿梭,**載荷500kg,運行速度1.5m/s,內置鋰電池,在電量低至某一階段,可自動返回充電。多傳感器融避礙和無線功能設置,可避免同一環境下各機器人的通信和碰撞。
頂部和下部分別有攝像頭,通過掃描地面的二維碼進行導航,相較普通激光雷達的三角定位方案在成本上進行了有力控制,同時可保證機器人在倉庫半結構式工作環境下運行的精確性。
其實,阿里不是**家采用分揀機器人的企業。在2016年,京東也建立了自己的分揀中心系統,日均分揀能力提升至30萬單,效率提高5倍,同時人員投入還減少了70%。這其中自動化分揀的功勞功不可沒。
自動化成本的問題
既然由分揀機器人構成的自動化倉儲效率如此之高,那么它和人工相比較,劃算嗎?
物流中心的三大成本勞動力、時間和地租,而機器人只能解決前兩個問題。
參考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方案,2000平的倉庫配50臺機器人,可減少40個人工。分揀工人的效率以150件/人.小時,而機器人的效率可提升3倍。人工每天工作8小時,機器人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按照現有規模,Geek+分揀機器人CEO鄭勇,給出了****期約為1.5-2年。
長期以來,我國的很多制造企業都存在著“重產品生產、輕物流管理”的情況,沒有意識到對倉儲物流引起市場需求變化反應慢、訂單交期不定、物料到達不及時、零部件配套差、庫存成本高和物料利用率差的問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顯示,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物料用于加工與檢驗環節的時間僅占5%,而其余的時間都用在存儲、裝卸、輸送和等待加工的狀態。而倉儲物流管理是自動化的一部分,因此,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不僅需要通過優化環節,引進機器人,更重要的是要實現車間的自動化生產。
自動化生產是指通過自動化技術的使用,來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進行控制,從而最終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控制。其特點是實現檢測的自動化、加工系統的自動化、物流供輸的自動化及信息流的自動化。
微締MES著眼于企業的自身發展狀況,以生產環節為主要關鍵點,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優化和完善,以提高生產的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自動化生產降低人工勞動程度、生產成本,進而確保企業在市場中更具與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