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建筑,體現建筑結構多樣化http://www.shadgc.com/2012/0316/01142.htm
“鋼結構由于對土地亂開發、煤炭燃燒污染等有制約作用,新型的鋼結構原材料對建筑起到了節能環保綠色建筑的作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姚兵如是說。在鋼結構領域,與姚兵持相同觀點的專家不乏其人。
節能環保型建筑已成為專業人士共同點
居行業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建筑在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中幾乎占到了50%以上,建筑節能已迫在眉睫。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建筑如春筍般成長這,多度對土地資源開發滋生各種環境破壞,由于高度的建筑建設規模,國內煤炭等資源供應嚴重不足,給兒孫后代繁衍生息帶來了困難,總結國外發展經驗,國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新科技、新材料的研發、推廣及應用給國家可持續發展帶來春天。
2011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要求,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鋼結構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設計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達到**,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求。規劃要求提高建筑構配件的工業化制造水平,促進結構構件集成化、模塊化生產;鼓勵和推動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單式全裝修交房。相關政策的出臺已充分表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決心。
鋼結構與綠色建筑
歐洲稱綠色建筑為生態建筑或可持續建筑。美國稱之為綠色建筑。中國給綠色建筑的定義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沈祖炎說:“我國建筑行業近年來一直是能源、材料、水和其他資源的使用‘大戶’,發展推廣應用鋼結構完全符合國家著力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倡議,符合當前國家對建筑業提出的可持續化發展的要求。”沈祖炎為鋼結構建筑總結出“輕、快、好、省”的四大特性。輕――鋼結構建筑具有輕質高強性。鋼結構住宅的重量是鋼筋混凝土住宅的50%左右,使用面積比鋼筋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快――鋼結構建筑的工業化程度高,工期短。在同等條件下,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期相比,鋼結構僅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1/3~1/2。好――鋼結構材性好,可靠性高。在國內外的歷次地震中,鋼結構是損壞最輕的結構,已被公認為是抗震設防地區特別是強震區的最合適結構。省――單純從目前材料的價格上看,鋼結構比混凝土結構的造價要高,但鋼結構比混凝土結構建設速度要快50%左右,這會節省很多時間成本,而且房屋整體重量也比混凝土結構輕50%以上,這樣基礎處理、運輸量的成本都會下降。建造房屋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設計、制造、運輸、安裝、維修和管理等諸多環節,因此,從整體上看,鋼結構更“省”。此外,鋼材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特點,相對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其他建筑材料,其最有利于節能、節材、節水和節地。沈祖炎對鋼結構建筑簡明扼要的總結,與綠色建筑的特征是那么地吻合。
浙江省鋼結構行業協會會長、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鴻強結合鋼結構的特點,以綠色建筑為主題,提出了“零資源、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零工地、***”的建筑設計理念,并將此運用在目前國內在建的**的鋼結構住宅小區――萬郡大都城住宅項目中。作為萬郡大都城住宅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方鴻強非常看好鋼結構建筑走產業化之路。在萬郡大都城住宅項目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方鴻強充分發揮鋼結構建筑體系的套型結構可適度改變、非承重部件可更換和鋼材可回收再利用的三大優勢,按照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以“六個零”為設計標準,建立從規劃、設計、建造、使用和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開發與建設的全新模式,設計和建造新一代滿足工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生產的現代化鋼結構住宅建筑產品。萬郡大都城的模式為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改變傳統住宅的生產方式、推進節能降耗和綠色低碳的環保建筑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政策為綠色建筑護航
據方鴻強介紹,2011年8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已率先頒發了《關于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的總體目標是爭取到2015年,全社會綠色節能意識明顯增強,在全國率先基本形成綠色建筑發展體系,實現從節能建筑到綠色建筑的跨越式發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范圍和比例進一步擴大,新建建筑對****資源的總消耗比現有水平下降10%。住宅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住宅產業化項目建筑面積占當年竣工住宅建筑總面積的比例達到35%以上。
“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將新創建3個以上的***住宅產業化基地、10個以上的國家康居示范工程,通過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的住宅小區超過20個。在住宅產業化方面,浙江省將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為重點,加快住宅產業化模式的推廣和普及,提高住宅產業科技化、集約化發展水平。
為保證目標的順利進行,浙江省提出了“加強組織**、加大財政投入、落實扶持政策、加強法制建設、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宣傳引導”六項保障措施,要求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對發展綠色建筑的投入,逐步增加建筑節能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建建筑綠色提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設科技創新、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項目。對經過建筑能效測評獲得低能耗建筑節能標志的節能建筑項目和綠色建筑,以及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獲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標志的建筑,凡符合企業所得稅法有關規定的,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對國家、省確定的住宅產業化示范項目和**綠色建筑項目,給予建筑面積獎勵、稅費減免等扶持。大力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的綠色建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著力提高綠色建筑技術含量。浙江省對發展綠色建筑的決心將會極大地推動鋼結構行業的發展。
資訊來源:
http://www.shad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