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m烘干機的改進設計
1、前言
炭素原料的煅燒是炭素制品生產工藝中**次將原料進行高溫熱處理的工序,而原料煅燒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量。因此在炭素工藝設計中,正確地選擇煅燒設備是十分重要。
在煅燒設備的應用方面,雖然已有比較先進的回轉床煅燒設備,但是,由于投資較大,在國內炭素廠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只有石油六廠利用其煅燒針狀焦。目前國內的煅燒設備主要有烘干機http://www.ftxny.com/ganzaoji/和罐式爐,罐式爐雖然煅燒質量好,但是占地大,一次性投資大,勞動條件差,不易實現自動化,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國外石油焦煅燒普遍使用大型烘干機作為煅燒石油焦的設備。國內自1958年開始使用中1.4×24m烘干機做煅燒設備以來,至今已經發展到全國有數十臺大、中、小型的炭素煅燒烘干機。
根據國內外的生產實踐,烘干機和罐式爐相比,雖然具有對原料的適應性強,設計制造簡單,投資省,建設周期短,自動化程度高,產量大,勞動條件好、節省人員等優點,但還存在著碳質燒損大、能耗高、煅燒質量稍差、設備運轉率低等缺點。目前國內的延遲石油焦,含有較高的水分(一般在8%~10%)和揮發分(通常在12%~14%),同時焦粉含量也較大。
針對國內石油焦的特點,為了在烘干機煅燒石油焦過程中減少碳質燒損,降低能耗,提高煅燒質量,對烘干機進行如下改進。
(1)擴大窯尾預熱段的直徑,降低煙氣的流速,減少煙氣帶走的粉塵量,減少碳質燒損,加強預熱段的預熱效果,提高煅燒質量。
(2)合理確定三次風的位置、風量,即能使揮發分充分燃燒,增加預熱效果,又不使煙氣溫度降低,提高煅燒質量。
(3)采用U型燃燒室,增加燃燒室的長度,使粉塵在燃燒室內充分燃燒。
2、以中2.2×45m烘干機為例進行討論
2.1設計改進型的烘干機
烘干機進料端直徑擴大,Ø2.2×45m烘干機(Ø內1. 74×25m/Ø內1.80×20m)(見圖1)改為Ø2.2×25m/中2. 42×20m(Ø內1.74×25m/Ø內1. 94 x20m)(見圖2)烘干機。將窯尾梢形改為直筒型;窯尾法蘭直徑由<Ø1000mm改為Ø1200mm。
烘干機烘干機干燥機
改進前后的兩臺45m烘干機的主要參數及有關的數據見表1。
烘干機烘干機干燥機
從表1看出窯尾變徑后產生如下變化:
(1)窯的預熱帶、加熱帶(變徑部分)的物料填充率由10. 3%降至7.9%。
(2)料層厚度減薄。
(3)物料在預熱帶的移動速度略有增加。
(4)物料在窯內的停留時間減少2分鐘多。
(5)預熱帶物料與煙氣的直接接觸的表面積稍有增加。
(6)窯尾加料點的氣流速度降低,能被煙氣帶走的物料的顆粒直徑減小。
(7)窯尾法蘭處的煙氣流速降低。
資訊來源:
富通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