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大家都應該熟知,它以娛樂化互動,將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資訊傳播變為了撩撥。那么它是如何發展的呢?
**階段 借翼互聯網的工業品公司
小米與蘋果一樣,此階段均為營銷水平高超的工業品公司,二者的手機切入市場,同是用耍雙節棍來調起消費者的胃口。
蘋果的雙節棍是“科技+娛樂”,憑著智能娛樂手機的先機榮光,消弭了趨之若鶩的消費者對其高昂售價的敏感度。而小米的雙節棍是“娛樂+性價比”,慧眼借助經由微博孵化成型的“粉絲部落經濟生態”,以娛樂化互動,將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資訊傳播變為了撩撥。
第二階段 借體工業品的互聯網公司
小米能否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公司,并不在于他之前的多么會賣產品,而是取決于成功賣出產品之后做什么。良好的體驗強化了顧客黏著度,形成了真正愿持續掏錢看戲的票友群,這個僅僅是小米能真正轉化為互聯網公司的分水嶺。
而維護和擴大這個票友群,靠我還有其他好產品賣給你的“產品制造信息”老路數,很難排除營銷失效的可能性,這時候就需要及時轉變,轉身為“信息制造產品”的小米,所有未來推出的產品,都應將變為與票友互動后的“集體決策”。這時候,小米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個互聯網公司,而所有的產品,其實也就都成了這家互聯網公司可任意挑選的道具。
這樣說來,在產品的選擇上,看似小米好像擁有了無限的可能,其實并非如此。與顧客的互動成就了小米,若要持續地做強做大,更需與票友們持續地“強互動”。這個“強互動”,既需要能推出讓票友們尖叫的產品,也需要這些產品具備日常使用的高頻次!否則,少了后面這一環,就會有稀釋票友粘性的風險,而這個,也正是小米所有經營風險中最要命的一個。
第三階段 借助互聯網的玩客帝國
經過第二階段做強做大、票友做實了的小米,當然會拓出巨大的戰略選擇空間,聚焦迭代出新品、多元化投資、甚至成為其他品牌的招商渠道等,都是可選項。
但我認為,小米的基因和第二階段的積淀,決定了“票友”將永為小米的核心資產,且這個資產是在互聯網平臺上“玩”出來的,“玩客”離場的那**,其實也就是小米使命的完結日。如此,未來無論何種形式的多元化投資,若不是出于和指向強化小米的“玩客部落”,都不能算是小米的理想戰略路徑,而要維系這個玩客部落,當然互聯網會依然居功至偉。http://bbs.818hr.cn/thread-36809-1-1.html
資訊來源:
818hr企才e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