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鎂生產線上的工藝流程中,對物料的煅燒通常采用金屬鎂回轉窯,為了保證金屬鎂回轉窯能夠實現**的生產,我們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合理操控,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金屬鎂回轉窯在正常生產中,必須保持回轉窯筒體“直而圓”的幾何形狀。但由于違犯操作規程,如停窯時不按規定轉窯,或局部火磚脫落不及時鑲補,或特殊原因造成停窯后長期傳動(如密封圈燒壞、突然停電、牙輪損壞等)筒體會發生彎曲,嚴重時,輪帶和托輪脫離接觸,甚至發生轉不動窯的現象。遇此情況,使用輔助馬達翻窯慢轉,直到恢復大馬達可以轉窯。在慢轉窯時,用小火燒,經過慢轉使窯筒體逐漸恢復正常,然后根據托輪受力情況調至正常。
金屬鎂回轉窯由于窯內溫度比較均勻,燃燒溫度要比物料焙燒溫度高,在1100到1300之間。而此時金屬鎂回轉窯內的物料焙燒溫度通常大約在金屬鎂焙燒可以承受的**溫度約1100,因為金屬鎂在回轉窯內的焙燒時間較短并且提高了產量。金屬鎂回轉窯轉窯內火焰的粗細,必須同窯內橫斷面積相適應,要求比較嚴格,近料而不觸料,一般應在不易燒壞窯皮和窯襯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火焰接近物料,這樣有利于煅燒,有的回轉窯使用者將噴煤管安裝在偏向物料即在窯的中心線下方,正常火焰的縱斷面為正柳葉形,從整體看它與毛筆形狀相似。當火焰溫度形狀較理想時必須保持其穩定,以達到提高產量、質量降低熱耗,延長窯的長期安全運轉,要使火焰溫度和形狀穩定,必須穩定煤質和看火操作。
文章來源:http://www.qmjhx.com/xw/nn332.htm
資訊來源:
紅星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