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恒程資訊:即將接近尾聲的高通專利案,又傳出新結果。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希望高通能以更低的價格向本土智能手機廠商授權技術。國家發改委去年11月宣布對高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希望在計算專利授權費時以手機零部件作為計價基礎,而不是整機銷售額。這可能將高通的授權費計算基礎從數百美元壓縮至數十美元。
倘若達成協議,就將結束高通在中國面臨的13個月的反壟斷調查。
高通的潛在讓步凸顯出該公司為進入中國市場所不得不付出的高昂代價。自從遭到反壟斷調查以來,已經有一些廠商停止向其支付專利費,導致該公司的營收受到沖擊。
高通不愿意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因為擔心此舉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根據彭博社匯總的數據,高通過去5年的專利收入達到305億美元。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對多家跨國巨頭展開了反壟斷調查,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例如,微軟和賽門鐵克也都曾遭到類似的調查。
知情人士表示,高通愿意接受更高額的罰款,以避免調整授權模式,但這一方案卻遭到中國政府的拒絕。
高通曾經表示,該公司的
專利授權戰略將一攬子協議打包在一起,因此可以保護客戶免受侵權訴訟的困擾。國家發改委則希望終結高通這種模式,使之不再強迫客戶簽訂交叉授權協議,并避免高通客戶之間相互收取專利費。
高通董事長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上月表示,該公司正在與中國政府展開“艱難談判”,希望尋找“雙贏方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歐盟也在就授權和芯片業務對高通展開相關調查。
資訊來源:
世紀恒程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