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圖書館已將導視系統納入整體規劃中,并在設計時從系統化、科學化和藝術化的角度出發,,通過形式設計、氣氛喧染以及意境的營造在潛移默化中暗示出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和環境特色。無論從色彩、造型、選材等方面都將導視系統與圖書館內部環境相融合,,從而確立了圖書館品牌文化,,便于讀者自由、獨立、直觀地了解圖書館,進而方便地利用圖書館。
因此在做圖書館導視系統時,從最初的系統規劃與布點都有要考慮到讀者的使用方便,整體系統的導向功能能夠得到**發揮;其次在設計中如何從藝術的角度升華整個品牌形象與美觀度,在材料選取上還要做到易維護、簡單大方以及綠色環保。可以說一個好的導視系統是一個科學性與藝術性共存的平臺。
圖書館的導視系統的分類
圖書館里的標識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機構設施標識、導向標識、 藏書分布標識、警告提示性標識。
1、機構設施標識
機構設施標識是用來揭示圖書館部門機構與公共設施的,可使讀者了解館內的機構與設施職能與作用,比如各部門科室、辦公室、專用場室、衛生間、安全出口等。
2、導向標識
導向標識是指示各機構和設施所在方向的系統,如去往各部門的指示標識、去往各藏書區域的標識等。
3、藏書分布標識
藏書分布標識是用來揭示館藏文獻所在方位的,是讀者找書的向導。包括館藏示意圖、圖書分類架位標識牌等,使讀者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去的書庫,并按類查閱。
4、警告提示性標識
警告提示性標識指對讀者表明在圖書館內或某些特定區域內某些行為是受到限制或應當留心的標識,如“請勿吸煙”“當心地滑”等標牌。
圖書館標識系統的設計原則
1、規范化原則
圖書館標識系統設計首先應遵循規范化原則。標識系統的作用是引導, 圖書館面對的讀者數量龐大,而且來自不同地區, 文化層次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 如果在設計時隨心所欲, 只顧彰顯個性, 必然造成混亂, 這時標識系統不但沒有起到原有的作用, 甚至成為一種錯誤的導向信息, 讓人茫然失措。目前,我國對公共場所的標識設計已經按照國際標準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 并推行符合標準的統一標識, 如紅色表示禁止, 藍色表示指令, 黃色代表警告, 綠色代表指示和導向等。這些標識都是經過嚴格測試后才推行的, 一般都很形象、直觀, 非常容易讓人理解所要表示的意義。即使文盲和不懂漢語的外國人, 也很容易理解標識傳遞的信息。圖書館標識系統在設計時應該遵循國家相關標準, 避免讀者產生誤會。
2、系統化原則
為使圖書館標識系統**程度地發揮其功用, 在設置時應遵循系統化的原則, 使其成為一個有內在聯系的完善的系統而非僅僅幾個簡單孤立的標識牌。其一, 標識系統應連續地進行設置, 像接力棒一樣, 在到達指示目的地之前, 所有可能引起行走路線偏差的地方, 均應有該目的地的引導指示, 引導人們順利到達目的地。其二, 組成標識系統的標識牌數目眾多,如果各自為政, 容易讓讀者眼花繚亂。在設置時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作一定變化, 但是整體形體、圖形、色彩、位置設置等應有系統地規劃, 使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一致性, 才能形成統一的美, 并讓讀者更易接受。
3、人性化原則
圖書館標識系統是圍繞讀者活動而設置的, 在設計時還必須遵循人性化原則。對標識的高度、密度、視距、間距、色彩以及字體大小等的設置要適合大多數讀者的習慣和要求, 可以引入人體工程學、生理學、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相關知識, 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比如警示性的標識, 設置時既要考慮其白天時色彩滿足統一色調的要求, 又要考慮晚上可發光, 有夜視功能。安全出口標識宜設在出口頂部, 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標識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 米以下的墻面上, 走道疏散標識的間距不應大于20 米, 疏散用應急照明燈應設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對于特殊人群讀者, 應在比較醒目的地方專門設置國際通用的無障礙標識等。有需要的圖書館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語種標識配合圖標符號, 讓不同國家和層次的讀者都能讀懂。并且需要注意表達方式的準確性,避免“中國式外語”。提示性標識設置時應注意文明禮貌, 富有文采和詩意, 增強親和力和感染力, 以達到更好的提示作用。比如“嚴禁喧嘩” 或者“靜”等標識可以換成側面性的提示:“大家需要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
此外,圖書館的導視系統在設計中要注重功能性與藝術性的融合。
功能是基礎也是核心,導視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體現其導向功能,好的導向作用是衡量一切導視系統的最基本準則。但是隨著導視系統的發展以及現在建筑環境與個人審美的提升,導視系統的藝術性更是不容忽視。
現在的圖書館導視系統在注重其功能的基礎上更要將藝術美學融入進來,提升整體的品牌形象與視覺吸引力以及環境美觀度。從而更好地烘托出圖書館的氣氛與人為修養,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好更舒適的環境。
麥肯標識公司:http://www.china-mdp.com/
資訊來源:
http://www.china-mdp.com/